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告别秀发换油盐的日子

来源:人民日报 | 风信子  2018年06月09日14:1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一些农村家庭为买食盐缺钱犯愁。缺盐吃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连续几天,菜的盐味越来越淡,我问母亲是放盐少了还是家里没盐了?母亲说:“马上没盐吃了,这菜还有一点盐味,再过两三天就彻底没盐味了。买盐的钱还没着落哩。”后来的几天里,吃着没盐味的菜,连米饭也不觉得香。吃完饭父亲在屋里转来转去,看着实在没有可变卖的东西,愁眉不展。母亲心里也不好受。长时间沉默后,母亲说:“我看见过城里有收头发的,要不就把我的头发剪了,卖几个钱,买两斤盐。要是还剩钱,再买一斤煤油,点灯的煤油也快用完了。”父亲听母亲这样说,沉默好久才吐出两字:“好吧。”随即,母亲往里屋走。我知道母亲去找剪刀。母亲出来后,父亲阴沉着脸,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剪刀,一声不吭地开始剪母亲的头发。在我印象里,母亲不曾剪过头发,要么是匆忙梳头,然后急忙拿上锄头往田地里赶,要么是抽空洗头发。看见母亲的长头发剪去,这还是第一次。然而,这次剪去长发,却是为了换油盐钱。

母亲的短发在岁月的风里悄然生长几年后,又曾为我家换过煤油钱。我记得有一次家里煤油用完,晚上黑灯瞎火,我没法温习功课,全家人很着急。情急之下,母亲用炒菜用的菜籽油,倒入小碟子里,找出棉花,用手搓成捻子,当作灯芯,浸满油,一头稍微突出碟子边沿,其余部分浸在菜籽油里。这种简易的灯,光线更加昏暗,冒烟很大。在这种菜油灯下复习功课,时常揉眼睛。母亲问我是不是眼睛干涩?听了我的肯定回答,母亲就跟父亲说:“家里实在没啥可卖的,明天还是剪我的头发去换点钱买煤油吧。娃学习时老揉眼睛,弄坏了眼睛就坏事了。”父亲为了我的视力,也只能照办。

今天,我国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绝大多数人已经衣食无忧。爱美的人们在吃好穿好后,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注重外表形象。年轻的女子把一头秀发作为非常在意的美妆,想方设法地留出一头长发,长发成了心中永恒的“天然衣裳”。于是,大街小巷的美发店接发广告引人瞩目,打开电子商城网页,接发产品也是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各种材质、不同色彩,价格各异,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们。我为生活在新时代的全中国人民高兴!

如今,每见长发女子飘逸地擦肩而过,脑海里就浮现母亲用心爱的头发给我们全家人换油盐的情景。剪去长发为生计,这是上世纪生活窘迫的特殊印记。如果过早离世的母亲依然健在,或许,她还愿意留长头发;或许,母亲也会羡慕彩发飘逸的女子。毕竟,我们生活在自由、安宁、和平的环境里,能够安心地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辛勤工作,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拼搏,这是我国年轻一代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