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苏三不要哭》研讨会:挖掘历史深处的光亮

来源:宁波日报 |   2018年07月02日10:04

《苏三不要哭》研讨会现场

《苏三不要哭》图书

一如她的名字,80后教师吴新星是宁波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吴新星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毕业于宁波大学中文系,目前是龙观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她的新作《苏三不要哭》去年从全国53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银葵花奖。在此之前,她已发表《碧螺春》《玉簟寒》等作品80多篇,获《儿童文学》金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等奖项,并在文坛崭露头角。

不同于常见的校园题材和当下大热的儿童奇幻文学,《苏三不要哭》写了一个旧时代城市少男到戏班学艺的成长故事,书中充满了京剧、苏绣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日前,多位作家、文学评论家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吴新星的儿童长篇小说《苏三不要哭》,以此表达对她的鼓励和支持。本次研讨会由宁波市文联主办,海曙区作协承办。

研讨会上,浙江省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孙建江、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力君、浙江工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晓玥,以及作家谢志强、任茹文,宁波市评论家协会主席南志刚等,都对《苏三不要哭》独特的题材、巧妙的叙事、饱满的细节赞赏有加,称从中可以看出吴新星的古典文学底蕴和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传统的、古典式的叙事在当今儿童文学中很罕见,《苏三不要哭》堪称独树一帜,即便是成人读起来,也觉得很好看。”张晓玥说。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也对这部小说值得进一步提升的细节进行了交流。

专家评价

孙建江:历史题材儿童文学的新收获

吴新星的作品辨识度很高。她的作品痴迷于江南背景、古典意蕴题材的发掘和书写,注重故事的地域呈现和情节的完整性,叙述节奏平和舒缓。吴新星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她试图努力为喧嚣的当下、为课业繁重儿童读者,提供一种遥远而又亲近的古典美学熏陶和观照。她荣获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银奖殊荣的新作《苏三不要哭》就是这样一部可圈可点之作。

这部小说的细节充分而饱满。比如作品第三章开端对儿童心理精准刻画;第八章通过人物对话的巧妙设计来完成场景的转换;尾声部分对人物特定心理状态下景物的描写,都非常鲜活灵动。

作品在写作手法上,叙述更加地成熟、从容。“苏三不要哭”有张力,又有寓意。作者并不急于点题,很有自信,直到最后才点题。“可不是,国有难,这有难,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谁都是落难的‘苏三’。但是,无论怎样,都得振作起来,不能一味地哭泣啊——苏三不要哭,苏三不要哭啊!”这个书名取得相当好。如果取“瑞生不要哭”或“小和尚不要哭”,则完全没了“苏三”这个符号承载的历史内涵、文化记忆和特定戏曲情景意蕴。“苏三”是瑞生,又不仅仅是瑞生。“不要哭”一下子提升了作品的格调和品格。

当然,我更在意吴新星对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我觉得《苏三不要哭》这部作品用独特的历史题材丰富了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又观照到作品的当代性,那些对传统风俗、地域文化的书写符合当下儿童的审美需求;此外,这位青年作家跟随当下文学潮流的同时,又彰显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个性追求。这些,都是《苏三不要哭》这部作品的巨大意义所在。

李建树:一颗新星亮起来

吴新星的长篇小说《苏三不要哭》显然是独特的一部儿童文学佳作。这是一部少见的描写民国时期民间戏班少年学徒生涯的历史题材儿童小说。小说以京剧等传统行当为入口,描写特殊时代人们的境遇与命运辗转。

吴新星提笔之前,反复思量,广泛了解当今儿童小说的题材分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心里的目标更加明晰。想明白之后,她就一头扎了进去。挖掘、动用了童年经历的所有生活经验和所居小城镇的民风民俗,开始投入小说的写作。

小说的开篇便写到生活在江南小城镇里的主人公林瑞生一家五口全仗他爹“林师傅”一个人经营一家“林记绣铺”,以绣花、绣戏服挣点绣工费度日。林瑞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懂事地放弃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心甘情愿地去戏班学唱旦角,从而展开了一场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与小学徒们相濡以沫的苦难成长经历。小说从第三章开始就安排林瑞生进入常人无法想象的流泪、流血的苦练,以及与师兄弟结友、抱团取暖等细节,不知何时才能苦出头的强烈悬念一直紧紧地揪着读者的心。小说里的人物如小和尚瑞生、荣宝、董宝、小七、李棠、李班主、管事王爷爷、金先生等各有特色,性格分明。小说将质朴真诚、豁达慷慨的价值取向,融入到步步艰难的叙事之中,悬念强烈,寓教于苦。

最后,董宝的一句话:“瑞生,你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终于唱上了苏三。” 瑞生自己也仿佛陷入到戏曲情节里面去了,直觉得自己就是落难的苏三。国有难,家有难,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谁都是落难的“苏三”。但无论怎样,都得振作起来,不能一味地哭泣啊。苏三不要哭,苏三不要哭啊!作品最后终于成功地亮出了这部长篇小说的题目:《苏三不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