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罐罐茶的记忆

来源:文艺报 | 李雪英  2018年06月20日21:41

故乡坐落在苍苍莽莽的大山深处,清澈的冶木河从静谧的村前流过,千百年来潺潺河水奔流不息,村庄周围的森林郁郁葱葱、苍翠茂密。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果实、野菜供乡亲们采摘,我的童年便是在故乡的大山里度过。

父亲在很远的林场工作,回家的次数很少,奶奶和母亲耕种着十几亩土地,爷爷是村里的牛倌,给家家户户放牛,到了年底爷爷收回粮食、大豆等算作工钱,用来维持我们一家人的生计。爷爷岁数大了,奶奶和母亲不让爷爷再出去受苦,而是在家看门带孙子。50多岁的人在农村来说还是很强壮的劳动力,其实奶奶也是心疼爷爷风里来雨里去,实在太辛苦。爷爷习惯了外边漂泊的生活,待在家太闲,便在深山侍弄了几座炭窑。将烧好的木炭拉到集市上卖掉,换回日用品,也给我们兄妹买很多好吃的糖果和漂亮的布料做衣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爷爷用自己辛勤的双手为我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爷爷不苟言笑,更不善于表达,只是将对家人的爱付诸于行动。

爷爷喜欢喝罐罐茶,吸旱烟锅儿,也是那时所有老人们的共同爱好。每天早晨爷爷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起火盆,煮上罐罐茶,奶奶便去厨房做早饭。农村的早饭吃得特别早,吃过后都要忙着去干农活,等奶奶将热气腾腾的馍馍端上炕桌时,爷爷的罐罐茶已经煮沸了。爷爷将熬好的茶水倒入茶盅,一边喝着罐罐茶,一边吃着奶奶做的锅巴馍馍,等吃饱后用手抹一抹嘴再美美地吸上几口烟锅儿,下了炕站在院子里看看天空露出了鱼肚白,就将烟锅狠狠地在鞋底磕几磕,随手别在布腰带里拉着架子车上山了。

那个年代一般家庭很少有细茶,罐罐茶便是家家户户最主要的饮茶习惯。之所以叫罐罐茶,是因为煮茶用的器皿是砂罐,煮法很简单,一个火盆、一只罐罐、一撮茶、一个茶盅,便是罐罐茶全部家当了。罐子的形状如旧时的药罐,肚子突出,拳头大小,旁边有个环形手把,做工很粗糙。煮茶先是在火盆里烧起炭火,抓一小撮茶叶放入罐罐,茶叶都是廉价的清茶,再倒入清澈的泉水,将罐罐煨在炭火边慢慢熬煮。煮时要用木筷轻轻地搅动,使茶叶能够充分煮沸。在火盆上还要支个铁丝做的三脚架,用自制的圆锥形铁皮壶盛满泉水放在三脚架上烧着,以便随时将煮沸的水添入罐罐里。等罐罐茶浓郁的茶香味溢满屋子,茶水已经熬得如牛血般浓酽。将茶水轻轻滤入茶盅,也只有一小口,然后慢慢呷着,细细品着。茶叶仍留在罐罐里,将铁皮壶里的水蓄满罐罐继续熬煮,如此反复,得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过足茶瘾。

罐罐茶的后劲很足,早上喝足后一整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所以老人们口头都喜欢说“不可一日无此君”,可见罐罐茶的地位非同一般。很少有人晚上喝罐罐茶,因为会失眠。罐罐茶味道浓烈,第一次喝的人很难接受,一个字就是“苦”,超级苦,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经常喝罐罐茶的人才是狠汉子、硬汉子。孩子们每每看到长辈们美滋滋地品罐罐茶时那种陶醉的表情都会悄悄地咽口水,等大人们喝足出了门,会迫不及待地偷偷喝一口,结果马上会哭丧着脸全部吐掉。

家里来了客人,罐罐茶也是待客必备之礼,如果再有一盘烫面油饼子加腊肉炒鸡蛋,就是最重的待客之礼了,现在想想都有点垂涎欲滴的感觉。随着生活的改善,罐罐茶的煮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把冰糖、红枣、桂元、核桃仁等辅料加入罐罐茶里熬煮,味道改变了不少,没有原味的浓酽,在辅料的作用下罐罐茶的味道清香而甘甜。

生活好了,却常常回忆起小时候过年了。农村冬至一过,年味就日渐浓郁,家家开始杀猪宰鸡准备年货。爷爷会拿出一年的积蓄置办很丰盛的年货。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后,我们也按捺不住开始放起了鞭炮,母亲将做好的新衣裳拿出来,爸爸给我们每人压岁钱。家家的火盆和罐罐茶便成了贵宾,一整天放在炕上,罐罐茶煨在火盆边冒着热气,正月里的罐罐茶有冰糖、红枣,也成了孩子们最好的饮料。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炭火红彤彤的,爷爷和爸爸陪着亲戚喝着冰糖红枣罐罐茶,吃着自家的年猪肉,喝着浓烈的老白干,孩子们坐在炕沿上磕着瓜子、吃着糖果,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是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