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何晚年更名为潜
来源:解放日报 | 郑晓峰 2018年06月20日18:24
太元十八年,29岁的陶渊明开始了自己的政坛处女秀,出任江州祭酒。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乃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一代才女谢道韫的丈夫,不仅是虔诚的道教徒,而且还喜佛。后来,王凝之在孙恩叛变进逼的危急时刻,竟然想用妖法退兵。对于这等自欺欺人之举,谢道韫无奈地感叹:“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夫人不怎么看好自己的老公,陶渊明更没看好她的老公。颇有先见之名的陶渊明,暗下决心定要早早离开,免得引火上身。“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这一点大智慧在他的仕路中始终能够看到。
陶渊明出来做官,先后侍奉桓玄、刘裕、刘敬宣三人。桓玄袭杀荆州刺史殷仲堪,自领荆、江二州刺史后,狼子野心渐显。陶渊明认清桓玄的伪诈面目后,毅然请假返回江陵家中。这是认清形势、急流勇退的明智之举。之后,桓玄篡晋称楚,改元永始,迁晋安帝于寻阳。
此时的陶渊明受到忠君爱国情绪感染,东下“附义”讨逆,出任刘裕的镇军参军,为勤王大业奔走。不过,敏感的诗人后来又觉察到刘裕的不臣之心,就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随着刘敬宣的“自表解职”,他也顺势回归田园。
于是我们看到:荒原上,一位士大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身后跟着他贤淑的妻子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干完农活回到家,夫妻二人还“奇文共赏之,疑义相与析”。当然,陶渊明种的地一定是“草盛豆苗稀”;居家时则纺织织布,或者灌溉菜畦,并卖菜来贴补家用。端详痴顽的五子,守着贤良的妻子,加之和谐的邻里关系,难怪陶渊明会写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诗句。
但快乐的生活是短暂的,生存的艰辛似乎才是永恒。“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己,瓶无储粟”,加之意外烧着的一场大火,迫使陶渊明一家人迁居南村。“夏日长抱饥,冬日无被眠”的窘境,不得不让陶渊明求应彭泽令。于是,大诗人开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次为官之旅。
义熙元年,42岁的陶渊明出任彭泽令。倏忽间,在官80余日,已近岁尾。小吏来报: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视察工作来了。老爷,您需官服穿戴整齐拜见,不可太随意。渊明听罢,长叹一声:当年我在五斗米道徒王凝之那里做江州祭酒那等高官,都不曾阿谀上官,没干几天就辞职回家。而今,一个小小的督邮,竟然要我束带拜见,真是岂有此理?于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彻底结束为官生涯,走上了归园之路。人生难得有一点傲骨,这便是文人的坚守。
一般人都把“五斗米”理解为县令俸禄,这其实是后来的附会。据考证,当时县令的俸米为每年四百斛左右。即使是日俸,一天五斗米,一月十五斛,一年也才一百八十斛。由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能简单理解为官俸。陶渊明质性自然,不以物质生活为念,安贫乐道,乐天知命,从人生志向层面理解恐怕更为切实。
永初元年,刘裕篡晋称宋。56岁的陶渊明看倦“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沌政局,更名为潜,取《易》之乾卦初九之爻辞“潜龙勿用”以明志。就此,陶渊明真正得以在酒中寄托傲世之意,在躬耕垄亩中诠释隐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