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西湖会议论革命 国共合作终达成

来源:杭州党史(微信公众号) | 秦原  2018年06月06日16:48

秦原,本名周梦赉,杭州市网络作协会员。代表作《永贞难永:唐顺宗之死和中唐政争》等。

1922年8月29日的杭州西湖,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湖中满片的荷花已经开始结实,而北山路边的杨柳上知了还在不断的嘶鸣。

这种闷热的气氛影响到了在湖边的一座小洋楼里开会的七个人。这座视野十分开阔,在这个夏日能清楚看到保俶塔的洋楼的二楼,这七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他们讨论的,是一个政党今后的根本发展问题。这七人的名字,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如雷贯耳: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马林、张太雷。

我们无从得知这次会议当时具体的情形,但是从后来我们能看到的油画上,这七人神态各异:马林和李大钊居中而坐,马林举手像正在说什么;陈独秀傲然而立,张国焘则手中拿着长长的稿子,表情颇为不平;边上张太雷夹着一个当时最流行的硕大的文件夹,一脸期盼的看着远方。

这幅颇为传神的画,给我们传达出的意思也十分明显:这不是一次风平浪静的会议。窗外宁静的西湖,倒像是反衬出这次会议的不宁静,而这种不宁静,在会议开始前就已经确定。

这次会议是马林提议召开的。马林是荷兰人,这年才四十岁,却已经帮助印尼和中国建立了共产党。作为当时国际上最有声望的共产主义者之一,马林除了作为国际代表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党中央的工作,也在考虑着一个问题:共产党的发展何去何从?

马林根据在爪哇(今印尼中部)的经验,认为目前只有几十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应与号称拥有几十万党员的国民党合作,才能推动民族运动并使自身获得大发展。1921年12月下旬,马林就带着年轻的翻译张太雷,赴广西桂林会见了国民党领袖孙中山。

马林与孙中山的第一次会见,双方印象都很好。随后,马林又通过在广东较长时间的实地考察,确认国民党是中共可以合作的真正的革命势力,他根据国共两党的实力和孙中山的意向,认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实现国共合作惟一的形式。为此,马林建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然而他刚刚提出这个意见,就遭到了中共负责人陈独秀的强烈反对。

从本质上说,陈独秀更像一个文人,而非政治家。这位前清的秀才,民国的奇人固然文才磅礴,但是骨子里的自傲让他得到了一个“骨鲠”的名声。一听马林的这个方案,陈独秀就怒了。不光陈独秀,其实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最初不赞成马林提出的“党内合作”。

1922年4月6日,陈独秀写信给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维经斯基,明确反对马林的建议,陈述了六大理由,分别为宗旨、联美、党纲、陈炯明问题、孙中山本人问题,以及:各地区共产党员均已开会决议,绝对不赞成加入国民党。

马林是共产国际的代表,面对分歧,他随即回苏联汇报并取得了绝对支持。正式向共产国际提出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报告,迅速得到共产国际主席团的采纳,并责成马林再次赴华执行促成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使命。1922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邀请国民党等民主派及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联合战线。随即在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又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原则。但是由于陈独秀等领导的坚持,共产党始终反对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8月12日马林回到中国,他带来的是共产国际的最新指示:《给共产国际驻中国特派代表的指示》。这个指示明确提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共产党在保持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必须加入到国民党里去,从事组织和宣传工作。

西湖会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了。这是一次特别会议,核心议题就只有一个。从通知到开会,时间不会超过十天,因为马林还先与张太雷、陈独秀、邓中夏等中共领导人及张继、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人反复会谈了。

会上,马林开门见山地说道:“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党,而是各阶级联合的党,无产阶级应该加入去改进这一党以推动革命。”

可是,除了一直跟着马林的张太雷,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接受这点。陈独秀虽然已经知道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仍然认为国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中共加入进去”,他用一口安徽乡音浓重的话语说道, “乃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政策!”张国焘也表现得很气愤,他熟悉俄语,当面用俄语和马林争吵:这个指示也不符合共产国际二大的决议精神。

马林不得不通过张太雷多次说明:“必须与国民党建立友好关系!”这句话简直成了他这两天的口头禅,说得口干舌燥。“我们的人应该利用左翼去改变国民党的策略!廖仲恺他们是支持我们的!”

看到大家好像都不说话,马林又说道:“共产国际已经指示得很明确了!我们要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看着仍然不太服气的陈独秀,马林加了一句: “当然,我们必须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同志们也要记住这点。”

这天,马林一直在和大家说,国民党符合列宁提出的民族殖民地问题提纲,并要求中共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他将在广东的见闻和大家说着,“我们应该加入国民党!但是,我们也应保持自己的组织和报纸,并应继续在工人中建立自己的活动和组织中心。”

通过马林的耐心解释,多数中央执行委员为尊重共产国际纪律,勉强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提议。但是,陈独秀对国民党当时要按手模入党那一套很不满。“要是再向孙逸仙按手模,那我绝对不入国民党!”边上张国焘不等张太雷,就直接翻译了这句话,接着也说道:“那是!连黄克强(黄兴)当年都不愿意按手模,我们共产党人怎么能够这样!”

张国焘当时的身份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还兼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前身)总主任。他的话是很有分量的,而且他口才极佳,马林不得不将注意力从陈独秀身上转移到他身上。后面的主要争执都是张国焘和马林之间发生,而且马林发现,张国焘比陈独秀更加“左”倾,难以说服。

马林不得不请李大钊出来帮着说话。李大钊已经赴广东见过孙中山,对国民党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为人一向忠诚,他和马林一起逐步说服了其他人。慢慢地,大家对于国民党合作一事基本达成共识。决议是:部分共产党员,即中共少数负责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在陈独秀的坚持下,加了一条细节:不打手模!这个小细节,却意外地保护了日后国共分裂后的共产党人的身份信息。

到了30日,大家在基本已经有了共识的情况下,继续就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马林在大家喝茶的间隙说道:“李大钊同志成绩很大,但是上月的二大上,他没有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我和陈独秀、邓中夏同志也说起了此事,在此建议增选李同志为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大家对李大钊都很尊敬,听到这话没人反对,纷纷以鼓掌的形式通过了这条提议。

然后,马林提议中共中央创办机关刊物《向导》周报。这个任务交给了蔡和森,蔡和森慨然接受。他是毛泽东的挚友,理论水平很高,而且文章写得意气纵横,曾立志“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他组织了高君宇、李达、瞿秋白、彭述之、张国焘任编委及主要撰稿人,后来毛泽东、周恩来等也发表过一些重要文章。不到半个月,《向导》于1922年9月13日创刊,主要宣传对象是国民党,里面的文章豪气干云,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激动万分。

就在大家以为会议要结束的时候,马林从袋中取出一份关于小组织问题的决议文。这份决议文的突然提出,使会场的气氛突然为之严重。马林一脸严肃地说道:“张国焘在党内组织小集团,是个重大的错误。”这个小组织,其实是指张国焘在组织劳工运动的时候,有事不通过党组织。这个大帽子一扣在张国焘头上,张国焘顿时目瞪口呆。

张国焘是当时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担心此事对会张国焘产生压力,随即劝阻他不要再起争论。李大钊私下对张国焘说:“我不相信你会有什么小组织的倾向,也相信其他同志对你是信任的。”但是纵然李大钊这么说,张国焘还是很失落,也许日后他叛变革命的种子已经种下。

西湖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但这只是一个先声。

会议后,李大钊第一个以中共领导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随后,陈独秀、张太雷、蔡和森、张国焘等中共负责人,也陆续加入国民党,并开始了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可以说,西湖会议是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政治主张和策略方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将把中国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