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到科普创作分几步”主题沙龙举办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 2018年05月29日09:00
从科研到科普并不是简单地符号转化,如何将晦涩的学术内容转化成大众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各学科的普及方式能否有共性?怎样能让公众持续关注科学事件?2018年5月24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协办的2018年第八期“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之“从学术到科普创作分几步?”专场在京举行。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王康友出席活动并致辞。王康友所长提到,科普创作对于推进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从正面引导公众的价值观,把充满正能量的好的创作内容用更好的传播形式传播给更广泛的公众。并且,传播应符合需求、以人为本,不应简单灌输,优秀的科普作品和传播应该与公众有互动有交流。
本次沙龙活动的主持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科技期刊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林育智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支持部副主任、IJAC编辑部主任陈培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张春玲,中国科学报社编辑、记者冯丽妃,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节目负责人刘星以及《汽车导购》杂志编辑、视频编导肖雄建5位不同领域的科技、科普传播工作者,向观众分享其所在工作领域中的科普创作经验。
陈培颖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出发,用精炼的语言介绍了其团队如何将科普宣传的方法借用到学术论文的传播与推广中。并以其所在期刊为例,分享了他们团队是如何利用各类社交媒体、针对不同受众,让其容易理解学术内容的精髓,也让论文不再“枯燥”。
张春玲就科技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做科普进行了分享。张春玲认为,每一条科技类新闻的播报其实都是在做科普。他们的科普就是用电视语言、文字和画面进行有机的设计和组合,揭开科学的面纱,给观众带来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她还分享了电视媒体做科普新闻存在的几大难点、做好科普新闻应该掌握的技巧、BBC等国外媒体是如何用视频做科普的以及科普新闻该如何更好借助新媒体等值得大家深思的观点。
冯丽妃结合其日常工作,从传播话语的角度,同观众探讨如何把采访获得的“一手”、“硬”科学,加工为能够吸引公众阅读、帮助其了解科学的文本形式。她认为,在后文字时代,科普报道应该具有故事性,而不是给读者一堆没有感情的文字符号。她用大量的例子告诉观众,想要做好学术与科普的“二传手”,除了将事实更客观地呈现出来以外,也要善于利用“标题”做噱头,也要让导语更“抓人”。
刘星带观众了解了当下生活科普类电视节目的特点与趋势。介绍生活科普类电视节目/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融媒化传播实践。从构建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以国外优秀的科普类视频节目为例,分析目前国内科普类视频节目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作出了展望。
肖雄建就其团队从“纸间”到“指尖”的变革与挣扎为例,为观众带来精彩讲解。肖雄建介绍,在这个全民短视频的时代,传统纸质期刊如何顺应潮流转变方向,让固有读者甚至更多人愿意了解汽车类科普视频是其团队能够成功转型的关键。他向观众分享了其团队是如何从头学起、不忘初心,力求将实用的养车知识科普给所有有需要的消费者。并介绍了团队的拍摄技巧、剧本创作花絮、热点传播、使用器材等优质内容“干货”。
沙龙结束后,各位专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交流。